【PP市场2017年需求分析与2018年展望】

2018-04-10 15:18:35   

246次阅读,0人评论  

        一、2017年市场需求情况分析


        2017年聚需求结构较往年相比无明显变化,但下游需求总体量有所放大。此外,下游需求各领域的占比情况,也出现一定变化。


       2017年全球聚需求结构类型稳定,需求数量由2016年的6110万吨上升至2017年的6398万吨。具体来看,注塑与薄膜继续以33%和24%的占比排名前两位,环比需求增量约85万吨和70万吨。以塑编为主的拉丝稳定在第三位,占比19%,环比需求增量约75万吨。纤维货物需求占比13%,环比需求增量约33万吨。管材、吹塑制品依旧占比较小,分别是3%、1%,环比需求增量分别约为7万吨和3万吨。


        中国聚出口量较少,暂忽略不计。我们用国内聚的生产结构和进口聚的结构来反映聚的下游需求结构。在中国的聚需求结构中,拉丝占比一直保持在首位,在36.3%左右,共聚注塑排名第二,在22.9%。相比2016年,拉丝占比小幅提升3.7%,因为近两年投产的新装置以生产拉丝居多,故而拉丝占比小幅提升。共聚注塑占比增幅最大,较2016年上升14.5%。共聚注塑的下游行业应用广泛,尤其汽车、家电等市场日益增大,对共聚料的需求前景较为乐观。未来拉丝仍将维持较高占比,但不会有大幅增长。共聚、管材等附加值较高的原料,占比有望逐年增长。


         二、2018年聚市场展望


       从聚行业供应面来看, 2018年预计新增产能在186万吨,2018年产能压力尤为凸显,初步预计产能数据将大于表观消费量数据。近两年计划投产的新装置多数为煤制烯烃,而煤制烯烃其产品多为中低端产品为主,目前国内产品结构仍存一定的问题。行业开工情况来看,整体开工率维持在80-90%。行业检修也集中于上半年检修季较多,正好也吻合了行业旺季集中于下半年的情况。需求面来看,聚终端需求来看,春节后期的3-7月之间会有波动,但基本上是一个逐步下滑的态势,而从8月开始走强。所谓“金九银十”,并不是说9月和10月是销量最好的时候,但却是奠定全年销量的重要节点,我国消费旺季主要是9月份到次年春节前。综合来看,供应面目前虽有增长,但目前国内聚产品结构仍存诟病,而需求面来看,随着生活的改善,我国对于塑料的需求呈现增长的模式。未来走势来看,3-4月份延续淡季需求,行情或继续走低,需求旺季开启之前的5-8月份将维持偏强走势,尤其7月中下旬开始,行情或持续走高,而年内的次高峰将维持在11-次年2月份。

【责任编辑:cs】

关键词:PP,原料,通用塑料

千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:

1)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“千塑网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、音视和视频文件,版权均为千塑网独家所有。如需转载请与400-692-8289联系。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“千塑网”,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。
2)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,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,版权属于原版权人。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,禁止擅自篡改,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。
3)本网评论版块中各网友的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。
4)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!